當地時間2014年9月9日,美國加州馬裡布,佩珀代因大學的學生和教職工豎起3000面美國國旗,紀念9·11事件中的約3000名受害者。
  
  當地時間2014年9月9日,美國加州馬裡布,佩珀代因大學的學生和教職工豎起3000面美國國旗,紀念9·11事件中的約3000名受害者。
  中新網9月11日電 2014年9月11日是美國“9•11”事件13周年紀念日。13年前,恐怖分子劫持美國民航客機,製造慘劇;13年後,恐怖主義的餘波仍未消散。基地組織、“伊斯蘭國”等仍是困擾國際安全的毒瘤;美國“反恐戰爭”給阿富汗及伊拉克留下難以釐清的亂局。
  新“9•11”近在咫尺?
  “9•11”恐怖襲擊事件跨過第13個年頭,今年,一個自稱建立了“伊斯蘭國”的極端組織讓美國人苦惱不已。
  今年5月,奧巴馬在西點軍校演講時還在放言美國要成為“世界領袖”,6月伊拉克許多重要領土就遭“伊斯蘭國”攻城掠地,而美國政府兩個多月里花費了5億美元的代價,卻僅僅是遏制住了“伊斯蘭國”的進攻勢頭。
  面對日益緊繃的伊拉克局勢,一再強調不會輕易再次踏入泥潭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違背了自己兩次總統競選中的關鍵主張,向伊拉克極端組織發動有針對性的空襲。
  在撤軍與出兵之間,奧巴馬政府進退維谷、掙扎前行。而向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示威,也造成了報複性的反彈。當美國國務卿克裡措辭嚴厲地指出“伊斯蘭國”是一個“必鬚根除的毒瘤”時,該組織領導層也喊話呼籲將“戰鬥升級”,誓言“將刀架到美國人的脖子上”。
  為了將反恐提升到全球性高度,奧巴馬政府大力推進建立國際聯盟,以對抗極端組織。9月10日,奧巴馬就打擊“伊斯蘭國”發表全國電視講話,闡述其策略。
  據稍早時的報道,奧巴馬政府擬定了鏟除“伊斯蘭國”的三年計劃,其中鎖定兩大目標:一是協助伊拉克新聯合政府;二是打擊敘利亞境內的極端武裝。
  然而這個計劃看似周全,但其中埋伏了幾個重要疑點,首先奧巴馬執政之期僅剩下2年,當他任期結束時,行動計劃能否得以延續?此外,要在敘利亞境內進行打擊,與敘利亞巴沙爾政府聯手才可能奏效,但從美敘政府以往的糾葛來看,美國能否願意讓巴沙爾“坐享漁人之利”還是一個未知數;再次,僅限空中打擊,遏制極端武裝力量的想法恐怕絕非易事,而空襲能否解決伊拉克日益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也令人擔憂。
  另有分析指出,縱觀多年來美國與伊拉克的恩怨糾結,美國民眾固然有一部分為總統“終於強硬”鼓掌,另一些人則擔心,此舉將使美國重陷“反恐泥潭”。
  “或許真正削弱美國的正是它自己”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美國民航客機撞擊世貿中心和五角大樓,造成3000多人死亡。恐怖襲擊直接改變了美國外交和安全政策的方向。為了“復仇”與“反恐”,美國發動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
  戰爭造成阿富汗和伊拉克大量無辜平民的傷亡,也導致這兩個國家的局勢動蕩不安至今。而美國在戰場上損耗了巨額軍費和無數生命,卻種下了失敗的種子。
  薩達姆政權被推翻、本•拉登被擊斃。然而,自始至終美國未能在伊拉克發現“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後拉登時代”的基地組織,更是打起游擊戰,試圖在多國扎根。
  小布什時代“武力先行”,將“反恐”大棒伸向世界各地,尤其在中東攪得風生水起,推動軍事強權分解中東各方勢力。在一步步推波助瀾下,中東國家逐漸產生權力真空,極端思潮涌起。
  目前,恐怖活動遍及全球多地,十分猖獗,各類恐怖襲擊事件不斷發生。美國駐利比亞大使2012年遭伊斯蘭武裝組織襲擊身亡;活躍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伊斯蘭國”極端組織正迅速在中東蔓延;而美國人的老仇敵“基地組織”儘管受到重創,分支仍不斷壯大。
  分析指出,儘管奧巴馬政府不再執行小布什時期的軍事單邊主義政策,但眼下這一局面,讓奧巴馬進也不是退也不是,一方面他不想重新深入介入中東事務,另一方面也扛不住來自國內外的壓力。
  基於此,奧巴馬一再強調不派地面部隊、倡導全球反恐聯盟,為的就是減輕個人面臨的壓力。他還指望伊拉克不再“爛泥扶不上牆”,靠自己的力量將反恐進行到底。
  但是,施行緩兵之計並不能根除美國人自己埋下的“禍根”。正如美國國務卿鮑威爾當年以“陶瓷倉規則”(Pottery Barn rule)警告小布什,勿揮兵入侵伊拉克,“如果你打破它,就得擁有它”。奧巴馬正在償還這一苦果,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或許真正削弱美國的正是它自己。”(完)  (原標題:“9•11”13年後恐怖主義仍猖獗 美國親手埋禍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s37jsvdj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